Menu
如今的工业时代,产品的品质质量标准需要有一个权威公正的保证,由于市场的需要从而诞生出独立于买方和卖方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相关检测认证。目前第三方检测已经成为业内默认的商业行为,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提升显而易见,由于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秉持公正、权威,国家资质认可,务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进行测试检验和相关认证,所以说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声誉以及业内影响力有较高要求。目前我国生产的商品中,内销领域由官方检测机构主管,如药监局、质监局等,外销产品有国外检测机构主管。所以说,在内外夹击之下,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生存状况堪忧。
在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中,也独立设立检测认证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员监督,主要是对进厂材料与出厂成品这两个环节进行检测,保证企业对生产质量的控制,并对企业的生产研发提出改进意见进行辅助。
第三方检测机构还可以协助企业对商品质量进行把控,通过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互补,能够最大限度的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并且第三方检测机构由于自身独不涉及买卖双方的利益,因此提供的检测报告能够得到双方的认可,具有公正性与独立性等特点。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主要由民营性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外资背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组成。
第三方检测行业如今的业务主要分布在电子产品、消费品、商品、生命科学、食品、工业、环境等领域。工业检测占比最大,已经超过50%。
并且,对《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报告》的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外资检测机构由于自身在市场运作方面比较成熟,占据我国30%左右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国有检测机构由于垄断也占据了我国检测市场的半壁江山,而留给我国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市场空间就只有10%。
但是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并且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并不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另个一方面,欧美等国的第三方检测较为成熟,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大部分机构并未得到先进的设备和资深的工程师,导致有些方面专业性较弱和相关问题的敷衍。然而起步较早的迈科检测机构积累下多年丰富经验,引进先进的相关设备,为众多中小企业解决产品质检认证相关问题和基本知识普及。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信任。
目前我国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想要在如此恶劣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需要打造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专注于细分领域,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并逐渐积累起品牌优势。更多相关行业资讯请咨询“迈科检测”官网。
下一页:产品质检报告的必要性和优势
临近年底期间,万圣节、圣诞节、元旦等多种节日促进玩具出口热销高峰降临。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市场上超过三分之二的玩具产品来自中国,其中欧盟国家是中国玩具第二大出口市场,欧盟长期对小部件及听力、视力保护保持高度关注,相关玩具生产企业务必提升自身的质量保证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避免因出口质量问题造成损失。
10月27日,据厦门检验检疫局透露,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在最近一周(第42周)内通报我国输欧玩具产品被通报数量高企,单周被通报数量占我国被通报产品二分之一,达到11例。
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相关企业,要加强对欧盟玩具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的了解,及时关注RAPEX通报信息,做好收集、整理工作,按照欧盟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重点关注小部件、原材料化学危害等项目; 要加快产品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意识,针对各类检验规程、关键元器件的质量控制、合同评审、产品首件设计和检验、产品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等关键控制点加强监管。
数据显示,本次被通报的包括磁力钓鱼游戏、塑料浴室玩具、玩具枪、摇铃等常见玩具,通报原因包括可能引起的小部件脱落导致呛噎、持续高声压级可能导致局部永久性听力损伤等,所违反的法规均为“玩具安全指令的要求和相关欧盟标准EN71-1”,几乎所有被采取的措施都是强制撤架。
目前,玩具出口已取消法检,但仍可加强与检验检疫部门的沟通,形成技术合力。对新产品及新材料可送检验检疫等权威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降低质量风险,同时利用检验检疫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信息优势,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从源头规避出口风险。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合格和出口率,企业厂家应该做好产品质量方面相关监督,建立测试认证相关部门或委托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进行测试和认证。合格的产品不但出口概率大幅提升的同时树立企业品牌名声和信誉。产品的检测和认证必将是国际交易的一种发展趋势和必然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FCC认证常见的十类问题简介
上一页:LED灯具可靠性测试简介
下一页:青岛涉嫌违法违规认证行为审查
近期青岛,检验检疫局共对山东11个地市的37家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47个,主要包括认证机构审核人天数不足、审核记录与实际不符、审核程序违反认证规则等。截至10月12日,该局已发放《管理体系认证行政监管检查通知书》9份,约谈认证机构1家,并拟对7起涉嫌违法违规的认证行为立案查处。
一要破除急功近利的购买“虚名”行为,慎重选择认证机构,尽量选择有良好信誉和公信力并具有足够国际市场接受程度的、认证实力和资质较为雄厚的认证机构。
二要树立正确的获证动机,准确理解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内涵要求,自觉按国际标准要求运行管理体系,使之真正成为企业提升经营战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三要认真签订认证合同,在组织管理体系试运行之前择定认证机构,并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尤其管理短板,要求认证机构派遣综合素质高、经验相对丰富且熟悉本行业的审核员,同时要求并监督认证机构切实履行合约条款,确保审核质量和认证效能。另外,申请认证组织还应关注培养自己的国际标准管理体系人才,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四要认真选择资质全面的检测机构,并在交流中留意工作人员是否专业。留意并观看试验室是否全面和专业。
随着依法行政和简政放权的快速推进,准入门槛的降低和认可领域的开放促进了认证市场的繁荣,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认证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第三方认证机构管理水平、认证效能及其信誉良莠不齐,恶性竞争引发了收费低、标准低、效能低、证书含金量低等现象,认证有效性受到极大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生产标准化和区域协同化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经济摩擦及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通过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快速发展和需求剧增催生了我国第三方认证市场的繁荣和活跃,但认证费用和认证质量连续下降的恶性竞争也随之而来。第三方认证机构是指具有可靠的执行认证制度及其规范的必要能力,独立于组织和顾客之外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认证过程中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在竞争形势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中,企业须顺应全球贸易方式的不断变化,主动提高管理水平以应对新兴市场带来的影响,不断扩展产品生产、缩短上市时间、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供应链风险,同时又要在整个商业经营过程中持续满足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相关文章推荐:选择迈科检测做CCC认证的优势
下一页:森林认证促进森林相关行业发展
我国近年来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迅速发展,其中产品质量检测、产品质量相关认证、产品评估和出口等相关机构的崛起显而易见,大力促进和提高产品自身质量标准、认证标准化。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透露出森林相关经营认证和相关范围,
森林认证是规范森林经营活动,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中国林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和社会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为森林生态资源监管制度变革提供了新的机制,将有效促进森林生态资源由政府直接监督管理向政府和社会共同监督管理过渡。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2015年初以来我国境内获得批准的森林认证机构增长迅速,从4家增长到目前的12家,其中包括6家新组建的森林认证机构和6家增项的森林认证机构。
森林认证又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证,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它简称森林认证、木材认证或统称认证。森林认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森林经营认证是根据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指标,按照规定的和公认的程序对森林经营业绩进行认证,而产销监管链认证是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即从原木运输、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链进行认证。森林认证之所以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森林认证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近日召开的森林认证国际研讨会上透露,目前,中国森林认证范围涵盖了森林经营认证、产销监管链认证、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竹林认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生产经营性珍稀濒危物种认证、碳汇林认证和森林防火认证等领域,已发布实施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3项。通过认证的森林面积超过875万公顷,森林经营单位44家,产销监管链企业29家,已有多款木质林产品和7大类非木质林产品加载认证标识进入市场。通过开展能力建设和示范推广活动,已有越来越多的关爱环境、关注森林的有识之士参与到森林认证工作中来,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分享森林认证带来的实惠。
森林相关认证机构的发展直接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相关木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等相关方面。起到积极发挥和正面推动的作用。
更多相关认证推荐:认证服务
上一页:青岛涉嫌违法违规认证行为审查
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其中五金业是污染环境比较明显的行业。随着ISO14000的逐渐推广和普遍性,让五金行业走向国际前沿带来了更大的契机。从而在五金企业中建立ISO14000认证标准也就成为一种时代的发展必然趋势和国际环保潮流。
五金配件企业要做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应着重考虑环境因素方面的管控,污染的控制,化学品(油品等)管理,危险废物、粉尘、水污染的控制,如果五金企业在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时能充分考虑以上方面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和要求,就能明显减低环境危害、减少环境污染,并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效应及环境管理效应。
ISO14000认证分为复评审核与初次审核 以及监督审核
复评审核——是指ISO14000认证证书到期时,如要继续保持证书,则必须对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再次审核。一般情况下,企业可将最后一次监督审核与复评合为一次进行,也可借此机会增删认证范围或产品覆盖。
初审——是指新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单位,有可能是从来没有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公司,相对于监督或再认下单位,他们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较弱。
监督审核——认证机构对ISO14000认证证书持有者的环境管理体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例行审核,条款覆盖上一般比初次审核要少。其目的是检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验证并确认其环境管理体系继续保持的资格。
企业申请ISO14000认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两点
第一、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及总量控制标准。
第二、已按ISO14000认证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至少运行三个月以上。
企业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会有怎么样的效益?
企业积极地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其原因是当今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实施ISO14000认证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今企业的环境表现已成为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采购产品选择服务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目前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已开始制订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内部计划,并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对其供应商环境管理的考核标准。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中国企业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将带给企业市场明显的绩效。
相关文章推荐:如何申请ISO14000认证
上一页:森林认证促进森林相关行业发展